英国正版365·(中国集团)官方网站-Best Platform

邮箱登陆   联系我们
HUAQI TECH
为客户创造价值

环境产业是一个传奇

发布者: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19-03-20  

03/20
2019
来源:中国水网

“从四十年前的环保产业兴起,到十年前的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再到五年前的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未来中国支柱产业的美好愿景,再到新时代环境产业向两山产业的升级,环境产业就像一个伟大的传奇。环境产业因为属性利他而伟大,始终高调存在着,却从未真实。”本文为E20首席合伙人、《两山经济》作者傅涛博士为新作《环境产业导论》一书所撰写的自序,该书初版将于“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与大家见面,敬请关注。

产业缘起

从四十年前的环保产业兴起,到十年前的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再到五年前的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未来中国支柱产业的美好愿景,再到新时代环境产业向两山产业的升级,环境产业就像一个伟大的传奇。环境产业因为属性利他而伟大,始终高调存在着,却从未真实。

环境保护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伴生品,环境产业则是环境保护事业外化为产业而形成。因此,环境产业有两大缘起,一是因为城市化快速发展,而产生城市环境治理的末端需求,这些需求通过不同的形式,逐渐由事业型供给转化为企业来提供,形成了不同的环境产业形态;二是因为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冲击,在社会压力之下,“谁污染谁治理”,当这种企业治理开始委托专业机构,从外部来完成时,就是环境产业的第二来源。当下随着工业的园区化,这两类产业需求在并轨。

大部分城市和工业治理需求伴随着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的需求,因此广义的环境产业,往往包括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这种本性致使环境产业注定与城市主体和工业主体责任共生在一起,难舍难分。因此,环境产业没有一个准确的产业边界与清晰的产业统计,你会见到环境产业从几千亿到几万亿的不同论断,他们同样的权威,也同样的不权威。

伪产业?

无论是城市还是工业,他们环境治理都来得很不情愿。因为环境治理是城市和工业的成本中心,因为在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不是一个“经济人”的自觉消费,而是在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压迫之下的被动行为。这种花钱主体与受益主体的不一致,经济学上称为“外部性”。

这样的缘由让环境产业注定是一个奇葩产业。立意伟大,却未见长大。

环境产业过去一直来说是个伪产业。

说他是伪产业,是因为需求的“伪”,环境需求来源依靠政策驱动,而需求的兑现程度则取决于监管执法的力度。传统模式下,由于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没有得到对立统一,环境管理政策是运动性的,一般情况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有要求,都有明确的、短得不能再短的治理期限;而环境监管则有很大的随机成分,大量存在选择性执法和突击性执法。

在这种情况下的环境产业,在若隐若现、似是而非的需求中前行。在中国,环境产业就像一个流传了三十年的伟大传说,是公认有极大前景的产业,从来没有真正壮大。是爱就爱的轰轰烈烈,恨就恨得彻彻底底的产业。

争论

既然环境保护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环境产业的需求,又并非传统“经济人”的理性需求,因此环境产业从产生的那天就伴随着争论:环境服务为什么不能持续事业化供给,是不是一定要实现产业化供给?环境公共服务要不要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环境产业要不要接通资本市场,通过资本放大?

这些争论曾经造成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改革政策的迟疑和反复。

现在回头看走过的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车轮滚滚而过,如此的迅速而猛烈,我们来不及仔细思考,中国的环境产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的大路。将改革进行到底是解决所有问题与困难的根本方法。

几十年来,围绕城市和工业的环境末端治理的体系已经建立:首先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几乎全部有影响的高校都有了环境学科,环境已经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级学科;二是专业性逐渐强化,环境产业几万家产业主体,虽然鱼龙混杂,但也门类基本齐全、发展如火如荼;三是环境上市企业近百家,已经形成独立的资本板块。

工业化的主思路是基于科学技术的产业分工与价值拆分,环境产业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都形成了产业拆分后的客观存在。

定位

虽然环境产业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但是环境产业始终是环境公共服务体制的附属产业,是工业体系的附属品。这一点与许多自成体系的传统工业体系大不同,工业体制直接为终端用户创造价值,而环境产业的价值实现要通过所附着的母体才能传达到最终用户。

不同的市政公共服务行政体制就要有不同的环境产业业态,因此,你就需要理解,每个发达国家的环境公共服务产业的模式都会不同;同样,不同的工业行业就有不同的环境服务产业结构。

事实上,由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不断变革,由于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产业的依附母体一直没有稳定下来,依附在其上的环境产业,也因此从未定型,一直在蹒跚的改革中探索前行。

因为这种依附性质,环境产业体系的社会价值难以独立评估。环境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成本中心,是工业体系的成本中心。因此,环境服务也就不是城市发展和工业体系的独立价值中心。

对社会价值而言,没有环境产业的优劣,只有环境产业与行政体制集合后的优劣;没有独立的环境产业未来,只有环境产业与工业产业融合后的未来。

变革

中国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加速走完了西方工业文明二百多年的路,是超级浓缩。城市化和工业化之猛烈可想而知,身在其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变革的剧烈。

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每十年一次大飞跃,每五年一次大调整,几乎每年都在进行微调;中国的工业化规模四十年增长了几十倍,正在进入世界经济的领跑轨道。

既然环境产业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附属品,环境行政体制和工业化的不断变革,就让环境产业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始终改革中的政府职能、不均衡的政企关系、不稳定的服务界面,环境产业的特征自始至终都是动态的,自始至终都是变革中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团队虽然研究和参与环境产业发展与变革有近二十年了,却迟迟不能完成十年前就立项的《环境产业导论》的撰写,因为环境产业所依附的需求根基一直没有稳定下来,一直不能给环境产业一个静态的、常规的产业逻辑的理性陈述。

当我们终于发现,变革其实就是环境产业的常态,我们就努力用变革的因素来论述中国的环境产业。因此有了本书的成稿。

资本价值

理论上讲,资本是最善于从未来看现在的角色。遗憾的是传统资本太依赖历史的数据的推演,一旦失去历史数据,它就迷失于未来。而环境产业的历史数据是最不准确的。因此,环境产业可能是资本最看不懂的行业之一。

对资本市场来说,中国环境产业更是一个奇葩,他像雾像雨又像风。

有的资本,特别看好环境产业,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没有产业天花板的行业,生态环境需求不断释放,又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且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好像是个傻子都能赚钱的风口产业。有的资本特别不看好环境产业,因为环境产业政府支付依赖度大,政策性强而市场性弱,需求大但稳定性差,叫好不叫座,技术含量低,应收账款多,看上去是投机时代的伪产业。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认知分歧,恰恰在于对环境产业特性认知的不清,尝试说清这个问题,是出版本书的初心之一。

资本的本质是对风险与收益的把控与平衡,因为环境产业的独有特性,按照一般的产业逻辑,资本读不懂环境产业,对环境产业无法准确评估风险与收益。本书力图成为资本理解环境产业的解码器,成为资本把控产业方向的指引。

你可能无法把控环境产业的常态,但本书力图告诉你,如果你理解环境产业背后的发展逻辑,你可以把握产业的确定性趋势和产业个体的确定性未来。

六个部分

作为产业的正名之作,《环境产业导论》这本书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作为本书的内容挈领,从环境产业发展历史的系统分析,给出环境产业的定义及解释,在研究积淀中分析环境产业特征,以及环境产业的分类。

第二章从环境产业的环境公共服务需求出发,阐述了环境公共服务的定义、特征以及分类,从投资体制、产权改革、价格改革、监管体系、财税体制、交易关系等环节分析产业服务模式以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分析了环境产业的另一重要需求方—产业环境服务,其中的主体是工业环境服务。介绍了工业环境服务伴生工业发展的历程,工业环境服务的分类、特征、驱动要素以及采购模式。

第四章以变革的视角、历史的眼光,结合中国的实践,系统分析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在不断变革中抓住确定性,预判产业的未来。

第五章我们力图用我们创造的系列化的产业分析工具,对环境产业进行定性系统分析,涉及产业分类、价值流、产业链、利润池、竞争要素,帮助读者从产业逻辑中把握未来。需要说明一点,虽然我们拥有行业最全的产业数据,但考虑这是一本导论性的理论书籍,不是年度报告,在本书没有过多呈现数据统计,读者可以参考E20研究院发布的各类数据报告获得印证。

第六章是阐述我们对环境产业未来升级方向的判断,我们结合地方实践提炼总结出价值奇点的定义,以及形成“五位一体”的实践工具,期望为积极探索环境产业升级的企业提供参考。

生态文明新时代

本书的成稿,特别要感谢新时代的到来。

中国带着五千年的生态文明基因,在全球范围内,将率先从工业文明跨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新时代使我们能够从生态文明的未来,回看现在。

新时代让我们对环境产业有了更深的认知。如果工业文明的主导动力是因为追求效率而进行的产业拆分,那么生态文明就是因为追求系统优化而展开的产业融合。

对于伴生城市化和工业化而来的环境产业来说,中国环境产业没有来得及清晰而完整地完成产业拆分。因此你就能理解,环境产业从来就是模糊的产业统计。这种模糊在未来可能也不会变得清晰。环境产业是工业体系中最后一个被拆分的产业环节,因为其很强的外部性特征,又可能是最先一个被生态文明融合的产业环节。

环境产业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本中心而来,将向价值中心而终。环境产业产生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融入生态文明的碧水蓝天,成为两山产业。

从未来看现在,环境产业是生态文明从未来派来的工业文明终结者。另一方面,当工业文明绽放最后的光芒,环境产业就是从工业文明升华到生态文明的使者。

凤凰涅槃

中国工业文明的成长被浓缩到了四十年,伴生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环境产业被更大的浓缩与升华,这种浓缩让我们可以从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感受环境产业的来世今生。

中国环境产业从产生到即将融合,清晰可见的就是最近的这二十年。因此,在2018年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同时,我们也在回顾和纪念中国环境产业变革的二十芳华。

因为环境产业是工业文明延伸的末端产业环节,因此会最先融合进入未来的生态文明,也因此在生态文明中具有独到地位,环境产业所延伸出来的两山经济和两山产业,必将是生态文明的经济和产业支柱。

孔子说:不知其生,焉知其死。就是因为我们见证了环境产业是怎么分化来的,所以将会看到环境产业如何融入城市和工业的绿色发展与转型。

或许,我们在用这本《环境产业导论》,来书写环境产业的“墓志铭”,来书写环境产业率先的凤凰涅槃。

新传奇

其实所有环境产业的从业者,都是在不确定中的执着前行者,他们的区别是对未来的信念不同、格局不同。环境产业一直自以为伟大,却一直未长大。虽然境界高,却一直是别人的成本中心。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立足伟大的产业会止步于成本中心,我认为所有伟大的企业都必须是客户的价值中心。

在工业文明的大潮中,环境事业的伟大情怀,反衬出当下环境产业的短视与渺小。在生态文明的大趋势中,环境产业正在进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更高境界,环境产业因为处在传统价值链的末端,因此更加具有奇点价值,在这个价值奇点上,环境产业巨大的产业价值张力正在释放。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新时代的环境产业正在融入他所依附的主体,共同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环境产业必将升级为两山产业,成为一个引领未来价值的新传奇。

见证和参与这个传奇产业,需要更强的责任感,需要更高维度的创新。而创新,需要理解生态文明的初心,需要更大的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和情怀。

我确信,下一代最伟大的企业一定出在环境产业。